跳至内容

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举行“贺圣诞,迎新年”大型社区嘉年华活动

活动当天,街坊会所组织女青年会会员、社区长者义工为群众表演节目,同时设立多个义诊、义剪和游戏摊位,。当天中午,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组织120名会员进行圣诞聚餐,分享、畅谈各自在女青年会成长的故事和收获。女青会工作人员餐后为会员准备了贴心的圣诞小礼品,更是将活动氛围和会员对女青年的归属感推向了高潮。女青年会刘红代总干事表示,日后,将组织更多多元化的群众文体活动,大力发展及推动社区的志愿者服务,丰富会员、居民生活,提升会员、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共享广州幸福生活。

指尖上的世界——七彩手指画兴趣学习小组

12月2日下午,珠光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残障组的社工在康园工疗站开展的手指画兴趣学习小组圆满结束。此次小组的服务对象是康园工疗站内残疾等级较轻的15名残障人士,为了发掘他们制作手指画的潜能,培养制作手指画的兴趣,特此开设手指画兴趣小组,丰富工疗站内残障人士的生活。小组共有六节,每一节都有不同的主题,分别是手指画初体验之树上添叶、动物世界、孔雀开屏、碟中花、手掌画以及自由创作,每一次的小组都能让组员脑洞大开。小组的最后一节,社工将学员分成四组进行合作完成主题手指画,一分好组有些学员就跃跃欲试了,有的小组已经争分夺秒在讨论。20分钟后四个小组都完成作品。在分享作品环节有个名为“田园之梦”的画作赢得大家的赞美,画作中有田园、太阳、月亮、流星、大树,社工问到为什么月亮、太阳、流星同时出现在画上时,他们回答社工:“田园之梦,因为这是一场梦”。精美的画作、巧妙的解说博得大家的青睐。小组在大家相互欣赏作品...

[艾滋病项目]心中有爱,天下无“艾” ——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开展大型艾滋病宣传活动

为增加宣传的趣味性,寓教于乐,女青年会还采用了形式活泼的演剧宣传。通过《拯救》、《唐伯虎奇遇记》等话剧表演,将艾滋病防治知识融入经典剧中,以大众化的题材,针对特定人群,采用幽默搞笑和温馨感动等两种不同的风格和表演形式,让艾滋病防治知识进入社区,为营造和谐互助的社区环境、消除大众对艾滋病以及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打下基础。演剧活动受到了观众的一致点赞。年,针对广州市艾滋病感染者老年人和青少年比例迅速增加的严峻防“艾”形势,广州基督教女青会特别策划了以其旗下3间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为社区长者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同时以学校为平台,为校内青少年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服务等。通过有机整合和调动社区资源,提高了社区对艾滋病及艾滋病患者的关怀度和接纳度,营造了一个理解、平等、关爱、互助的支持性社区环境。2015年,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艾滋病平面宣传覆盖3个街道社区,5个学校,社区宣传活动6场,学校宣传讲座5...

拥抱忧郁的小黑狗——开展抑郁症知识讲座

10月31日上午9:30-11:30,于珠光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了主题为“拥抱忧郁的小黑狗”的社区讲座。本次讲座主要针对青少年学生。旨在通过讲座使参与者了解到抑郁症与抑郁情绪的相关知识。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忧郁症症况,忧郁情绪的自我识别与管理,如何与忧郁症患者沟通相处。通过本次活动使参与的青少年了解到抑郁情绪方面的知识。从而使青少年能自我识别在生活中有否出现相关情况与求助的手段。通过本次讲座,参与者认识与了解到了忧郁症是由忧郁情绪所引起,并能了解到缓解与求助的途径。参与者拓展了该方面的认知,如果在日常生活上遇上了一条名为“忧郁”的小黑狗,也能自我识别与调节。

有你有我义起来——记珠光街家综义工交流之旅

为进一步提升珠光街家综义工团队的发展,于10月28日上午,珠光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组织中心5名骨干义工,到华乐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进行参观交流。本次交流之旅分为三部分,华乐街家综的刘社工首先为义工们介绍广州普爱现开展的主要服务,包括康复巴士及普工英义工银行系统等,带领义工们参观了广州首个垃圾分类科普宣教馆,义工们一边参观展示大厅、艺术廊,一边学习垃圾分类的小知识,通过新奇好玩的垃圾分类智力闯关机来巩固学习成果。第二部分为义工交流及服务礼仪培训,珠光街家综义工和华乐街家综的义工们一起交流义工服务心得,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学习引导礼仪、语言礼仪、目光礼仪等。在交流结束前,两个家综的义工们一同漫步华乐街社区,了解社区特征。通过一个上午的交流分享,两个家综的义工们碰撞出不少火花,除了增进两方友谊,还相互借鉴和学习了相关的义工服务经验,更好地促进义工团队的发展,提升义工服务质量。

就业携行计划

10月29日,珠光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了主题为“就业携行计划”活动,邀请了社区内14位中年失业人士参与。邀请到香港督导陈明仪作为嘉宾和参与者一起进行分享活动。活动分为6个环节,分别为: 活动目的介绍、热身游戏、分组分享(就业困难缘由)、短片激励、分组探讨(寻找优点)以及中心服务介绍等,现场通过分享会的形式,将14名参与者分成4个小组进行分享,诉说他们的就业难处,从中社工也了解到他们的需求。从分享中可得知,中年失业人士面对的就业困难缘由主要有四点(排名不分先后):身体原因、照顾孩子、文化水平低以及离家远。陈明仪督导通过一则再就业案例短片鼓励参与者振作,跟自己说“我能”。寻找自己的优点优势,树立信心,根据自身优势寻找新的出路。

学了急救,临危不惧–记危机处理能力提升小组第一期

珠光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从10月8日开始针对辖区残障人士家属开展了危机处理能力提升的小组学习,为期一个月,11月12日圆满结束。共服务了40人次。 危机处理能力提升小组共分为6节,每节安排了不同的学习内容,从刚开始的学会如何观察到生活中的火灾、台风、水灾和触电等易发事故的急救和防御,层层递进地向家属传输知识和急救方法。家属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了高度的参与热情,细心地观看视频学习,并通过与其他家属对练、实操学习,对急救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劲头,组员们觉得参与小组后收获不少。很多人都觉得下水救人是很危险的,特别是施救者下水后被溺水者抓住,很容易一起丧命。但参与了小组学习后组员们学到了本领,有了对策:卡、冲、撞、托四步轻松搞掂。组员们觉得急救知识和方法太实用了。学了可供不测之需。危机无处不在,风险需要处处警惕。 通过六节小组学习后,组员既补充急救内容,又进一步提升家属的危机处理能力,把他们...

【城郊家综】北星“耆乐融融”长者兴趣小组

为了给长者提供一个娱乐的平台,社工就此开展了“耆乐融融”长者兴趣小组,希望增添长者生活乐趣,并满足这个群体人际交往方面的需求。在下午3点左右,组员陆陆续续到达活动现场。对于自己即将要进行桌游,组员都表示很新奇,充满期待。当社工打开飞行棋毯的时候,组员感叹现在的玩具很多元化,跟自己年轻时的游戏形成对比,因为有共同的话题,她们很快就进入了自己的聊天模式,场面和谐。刚开始进入游戏时,组员都显得很陌生,或者有时会混乱规则,所以有时会听到:“不是这样啊,你调转来走了”等等。由于熟能生巧,组员在不断重复的步骤后,逐渐记住了规则,渐入佳境。通过小组的第一节,组员们相互认识,互相沟通交流,为形成互助支持网络踏出了重要的第一步,相信在未来几节小组中会卓有成效。 左:“我要看看走哪个棋先”右:“好像都差不多哦”

【城郊家综】桌游总动员兴趣小组

为了给长者提供一个娱乐的平台,社工就此开展了“耆乐融融”长者兴趣小组,希望增添长者生活乐趣,并满足这个群体人际交往方面的需求。在下午3点左右,组员陆陆续续到达活动现场。对于自己即将要进行桌游,组员都表示很新奇,充满期待。当社工打开飞行棋毯的时候,组员感叹现在的玩具很多元化,跟自己年轻时的游戏形成对比,因为有共同的话题,她们很快就进入了自己的聊天模式,场面和谐。刚开始进入游戏时,组员都显得很陌生,或者有时会混乱规则,所以有时会听到:“不是这样啊,你调转来走了”等等。由于熟能生巧,组员在不断重复的步骤后,逐渐记住了规则,渐入佳境。通过小组的第一节,组员们相互认识,互相沟通交流,为形成互助支持网络踏出了重要的第一步,相信在未来几节小组中会卓有成效。 左:“我要看看走哪个棋先”右:“好像都差不多哦”

【城郊家综】手工达人——亲子手工分享小组

2015年9月19日-2015年11月7日,城郊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了一次名为手工达人——亲子手工分享小组的兴趣小组,该小组是通过邀请义工以分享的形式教组员做手工,组员通过6节小组分别制作了头花、雪糕棍笔筒、不织布杯垫、袜子娃娃、不织布卡套。小组第一节是组员相互认识,社工通过图片和事件描述作为媒介,让组员了解义工。第二、三节,通过社工从中引导,组员和义工开始熟络,到四节以后,组员和义工已相当熟悉,小组在和谐、欢快的气氛下进行。本次小组共服务60人次,出席率稳定,并获得组员的肯定。小组结束时,组员表示希望小组能继续开展,表达出对小组的依依不舍。 家长与孩子合作制作“袜子娃娃”达人分享中……组员制作的“袜子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