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项目
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
项目背景:我国自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报告感染人数逐年攀升,社会大众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和防范意识令人担忧。普及公众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是有效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措施,迫在眉睫。
项目实施:2006年起,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主动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先后承接爱德基金会艾滋病预防宣传培训项目、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全国协会演剧项目、全球基金会第六轮高危人群干预项目、中盖基金会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等;与广东省基督教两会、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州市社工服务站等机构合作,运用平面宣传、讲座研讨、演剧小品、摊位游戏等形式,大力开展“防艾”“关艾”宣传、感染者社区关怀、同伴教育员队伍建设等工作。
项目产出:2006年至2021年共筹集资金146.6万元,服务约15万人次,联系的感染者CD4检测率达到97.79%;成立了广州市第一个艾滋病感染者活动中心;组建了一支稳定的同伴教育员队伍,开启了广州防艾抗艾领域同伴教育的先河;成立了感染者互助QQ群、微信群,线上线下服务同步开展。
项目成效: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是广州地区最早开展艾滋病预防干预的NGO(非政府组织)之一,受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办事处代表、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调研组的高度评价,荣获2011年南方都市报“公益行动奖”,入选《广州市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14》之十大慈善组织;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上榜 “2018年度广州慈善榜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同伴教育员义工队荣获广州市第六届优秀义工团队称号;受服务的艾滋病感染者变得更自信,有的甚至拥有了健康的宝宝,几近蔫萎的生命重新鲜活起来。
长者服务
项目背景: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幸福晚年目标。
项目实施:长者服务是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的传统事工,多年来坚持定期组织会员义工小组探访老人院老人,对社区的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开展慰问和服务。2007年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打造居家养老个性化服务和社区养老多元化服务,解决老人的实际生活困难,缓和社会老龄化社区照顾压力。2014年起,以下属机构——广州益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载体,先后与珠光街道办事处合作共建益人街坊会所、爱家园长者互助驿站、珠江园社区互助驿站等为老服务站点,衔接好政府为社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与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合作,开发预防阿尔兹海默症的椅子活力操,帮助社区长者轻松常态健身,延缓衰老;2018年-2021年,链接爱心企业平板电脑资源,为社区内的长者提供平板电脑培训和辅导,助力长者适应信息时代新生活,深受长者的喜爱和企业的信赖。
项目产出:2014年以来共参与了6次广州市民政局公益创投项目活动,获资助资金32.6万元,其中“脑还童”预防认知障碍项目获第七届、第八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资助12万元和第七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十大“优秀项目”称号;珠光街“长者互助驿站”荣获2018年广东省社会工作优秀项目评选大赛二等奖;“脑还童”预防认知障碍项目志愿服务队荣获广州市志愿者协会2020年度优秀“初老服务老老”志愿者服务队称号。
项目成效:项目服务内容向专业化发展,资源链接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强义工培育,拓宽服务覆盖面,目前培育了一支75人的长者义工队伍,活化了社区资源,满足长者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价值需求;营造了友善互助的社会氛围,加强了社区居民对长者身心健康,尤其是认知障碍症的关注,为长者幸福晚年助力,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青少年健康促进项目
项目背景:2014年报告表明,性传播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各类儿童性侵事件时有发生。结合多年艾滋病综合防治服务经验,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强烈认为预防胜于治疗,加强儿童青少年健康和自我保护教育刻不容缓。
项目实施: 2014年起,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联合多个社工服务站、学校及公益机构合作开展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服务,以疾病预防、健康教育为出发点,结合儿童青少年成长需求,将生命(性)教育、全人教育、人格教育等融合在一起,通过观影、讲座、讨论等形式,帮助儿童青少年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推动儿童青少年心智健康成长。目前形成了极具特色的 “1+1+2”推广模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推出花儿“云守护”计划,开展各类线上儿童、家长小组活动、讲师培训等,受到公众的一致好评。
项目产出:拍摄了一部核心宣传教育片《丁丁豆豆成长故事》青春期健康教育动画片(4集),网络平台免费投放,截止2022年4月,视频点击量为116,332次;组建了一支128人健康教育大使队伍;开辟线上线下两个工作领域,获8.48万资金支持,服务9078人次,覆盖了青少年、家长、教师、社工、大学生义工等群体,服务范围涵盖广州市8个主要中心城区,省内惠州、中山、湛江三个城市,线上活动惠及省外8个城市,合作机构报包括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妇联、青联、社工服务站、心理咨询机构、中小学、幼儿园、职业中学、特殊儿童俱乐部等。
项目成效:从过往的弥补性教育转变为预防性教育,效果更明显;联合教师、家长、志愿者开展生命健康教育活动,通过传、帮、带的辐射和影响,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织就更广阔的安全网;项目可操作性强,可复制,拓展了服务范围,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