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有滋有味 齐做美食

想自己动手制作食物么?想体验烹饪的乐趣吗?珠光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在2017年7月14日—8月18日(逢周五)期间开展了“有滋有味”美食小组,吸引了6名青少年报名参加。社工先引导组员相互认识,并鼓励大家在小组中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建立团队合作意识。随后,再引导每个组员积极提出对小组的期望。组员表示希望在小组中自己动手制作出美食,回家后与父母一起分享学习成果。接下来的几节课程中,社工带领组员分别学习了制作果盘、包饺子、炒创意家常菜、制作蛋挞等美食。社工将团队合作的主动权交到组员手上,每节课程都让组员自行安排分工,一起学习,互相合作,一起制作美食。通过六节小组活动,组员学会了制作不同食物,发现了自己动手、享受生活的乐趣,在与同龄人一起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也提升了青少年的团队合作能力。(文/珠光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青少年组社工刘艳 编辑/陆巧贤)

“快乐DIY”手工皂小组

为丰富社区内青少年的暑期生活,珠光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于7月6日至8月10日逢周四上午开展“快乐DIY”手工皂小组,吸引了8名社区青少年参与。在整场小组活动中,青少年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刚开始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制作,显得手忙脚乱。在学习制作的过程中,组员间互相商量、互相帮助,其中煮皂液和倒模的步骤,大家都小心翼翼,生怕煮得不够和弄洒皂液。经过共同努力,大家一起制作出了很多形态各异、又胖又可爱的手工皂。小组成员觉得做手工皂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暑期生活,让他们掌握了一项手工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制作的过程中他们互相帮助,交到了新朋友。(文/珠光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青少年组社工刘艳 编辑/陆巧贤)

“陪伴时光”亲子园艺小组

在这样一个热气沸腾的暑假,孩子们最大的愿望是希望爸爸妈妈能放下自己手中繁忙的工作,陪伴他们一起度过一个愉快而又难忘的暑假。为促进亲子之间的互动,增强亲子亲密度,珠光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家庭组社工在暑期开展了“陪伴时光”亲子园艺小组。小组课程以园艺为媒介,让亲子家庭通过视觉、触觉、嗅觉认识植物,用DIY的方式参与简单而有趣的园艺制作,同时拉近了亲子关系。组员们一起学习和观看植物生长和萌芽的过程,对生命的萌动有了直观的感受,再学习种子萌芽和植物生长的一些必要条件和注意事项,和父母一起播下种子,并移植了自己喜欢的植物。课程中段,在社工的带领下,亲子家庭到云台花园一边观赏植物,一边完成任务。社工又安排了孩子和父母一起制作植物贺卡和植物书签,感受植物从盛放到凋零归根的奇妙历程。书签不仅做得快,而且非常好,创意十足。做好的书签将用于义卖,进一步发挥活动的余热。社工给孩子们布置了任务——每天对植物进行观察...

暑期能力提升,青少年多元智能大考验

社会交往在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从中能体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健康状况,如青少年社会化发展不畅的话,将严重制约着青少年的综合能力和心身健康。因此,珠光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青少年组社工特别关注青少年自己难以察觉的成长需求,为其提供与需求相适应的服务。7月22日至8月26日期间,社工开展每周一次的青少年综合能力提升小组,提升青少年的综合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青少年多元智能的水平。小组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在不同的小组环节中,设计小组实验,让小组成员可以从中练习沟通能力、策划力、表达力、观察力等不同的能力。如在提升表达能力方面,社工设计了台词混编环节,组员在家综多功能室图书角里选择一本书,作为自己在该环节的台词。社工以天气为主题与组员交流,组员尝试使用书本内的台词回应社工。过程中部分组员回应风趣幽默,还有些让人忍俊不禁。又通过设计策划宣传活动,检验组员的策划和组织能力。小组从不同的方面让青少年...

看看自己 认识自我

儿童自我认识的成熟标志着其个性的基本形成,珠光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家庭组社工因应辖区内儿童的实际情况,于7月举办了“看看自己”自我认识小组,旨在帮助小学阶段的儿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接受自身优缺点,悦纳自己。社工引导组员先后画了两幅“自画像”——现在的自己和对未来自己的期待,解读后使组员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小组安排组员收集身边的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组员互评,让组员们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是怎么样的,自己拥有哪些优点。通过小组分享,组员接纳了自身存在的一些缺点,并愿意去改进,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小组最后一节,组员写祝福语送给彼此,让他们提升自我认识,维系组员之间的友谊。小组帮助了部分组员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一切悦纳,提升的不只是认识,还有组员的自信!观察自己,认识自己是个奇妙的过程,即使在小组结束后,组员们仍在自我思考、自我发现,努力去做更好的自己。(文/珠光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青少年组社工...

感恩教师节 “我想对您说”

又一个收获的季节,在秋韵荡漾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第33个教师节。值此之际,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珠光街家综青少年社工于9月8日在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校园内开展了感恩教师节活动,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思想,为师生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表达对老师的感恩和祝福,同时以话剧形式进行远离毒品的宣传教育。随着“感恩你我的老师,无论走到哪里……”的音乐响起,大批学生被吸引过来,在志愿者的指引下,纷纷加入到活动中来。活动准备了“感恩祝福”、“你印象中的老师”等项目,学生可以在便签纸上写下对老师的感恩与祝福。感恩墙很快被“老师,您辛苦了”、“祝老师永驻青春”等各种各样的祝福贴满了。为了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我们准备了小礼物和鲜花康乃馨,让现场的同学为老师送去祝福,老师们在收到花后,脸上流露出欣慰。(文/珠光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刘艳 编辑/陆巧贤)

耆乐小工坊

为了提升社区长者的手脑协调能力,从2017年7月5日至8月9日逢周三下午,珠江园驿站开展“耆乐小工坊-手工小组”。社工组织长者学习各类小手工,如藤条花、彩绘画等,加入与长者一起分享有关防蚊、安眠、减压等知识的环节,让长者的手脑协调能力得到锻炼,并掌握一些生活小知识。长者对自己做出手工成品很有成就感,一起做手工也能促进长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长者之间的亲密度。长者都表示喜欢类似的活动,希望日后也多开展此类活动。(文/珠光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驻珠江园长者驿站社工周昊君 编辑/陆巧贤)

提升技能 求职有道

珠光街是典型的老城区,辖区中比较多低保低收失业家庭。社工在对这些家庭进行调查,有部分家庭表示正在处于失业/无业/待业的状态,对就业的需求较大,迫切需要改善家庭的经济情况。有鉴于此,6月29日下午,家综社工特意邀请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有丰富培训经验的张倩老师为这些家庭提供一场“就业知识知多D”的就业培训讲座,旨在协助这些家庭成员了解就业方面的相关信息,提升就业技能,发掘自身优势,促进他们顺利就业。本次讲座共15人参加。社工向居民介绍了简历制作及面试的一些注意事项,提升其简历制作及面试应对的能力。授课老师通过自身的培训经历引出居民对就业的理解与认识,引导居民根据自己的特长去选择自己的职业,提高能力与岗位的匹配度,又列举了常见的招聘陷阱,提醒求职时应多加注意,切勿盲目交费,避免造成钱财、人身损失。最后,社工通过设置了一些小任务让居民去完成,让其发现自己的优势,提升自信心。(文/珠光街家庭综合服务中...

430课堂家长茶话会

夏雨纷飞,浓情别离,又到一年毕业时,又到了检验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的时候了,随着学期的结束,我们的430课堂也即将落下了帷幕。为了总结学员们在过去一个学期的表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更好的迎接新的学期,我们在7月1日下午召集430课堂学员的家长在中心多功能厅开展了家长茶话会。社工首先总结了这个学期的学员表现,对学员们一些好的表现表示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学员们需要改善的地方。接下来开始与家长一起探讨下个学期的管理制度及操作方式,家长纷纷出谋划策,积极地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也碰撞出不少火花。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针对四点半的管理,大家达成共识:一、下个学期430课堂将会实行评分制,每个月进行一次总结考核,对表现好的前五名学员进行表彰,而月平均分不到70分的学员将会进行轮换;二、学员家长加入到430课堂的管理,中心将会招募有时间有意愿的家长进行430课堂的管理;三、430课堂将会增加一些课外的兴趣小组,学...

校园欺凌认识小组

预防和拒绝校园欺凌,是家综青少年组开展活动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社工面向珠光街辖区的中学,通过微信的方式招募了来自八十五中和电子职业学校的35名学生,于5月6日至7月11日期间,在珠光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了为期6节的“校园欺凌认识小组” 课程。社工为组员们讲述了什么是校园欺凌、如何预防校园欺凌等知识,并通过PPT与现场互动形式教授小组成员遇到校园欺凌时应该如何应对。组员对校园欺凌从无意识到逐渐了解、参与讨论的过程,除了获得新知识,还有助于他们对自己所在群体的心理的认知,促进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如果在日后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会懂得用更理智的方式去处理。参加小组的人数毕竟有限,我们希望通过小组成员向身边的同学传递在小组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让更多学生对校园欺凌形成概念,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为此,我们设计上台模拟演示的环节,让组员练习如何向其他同学宣传,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