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广州女青年会举办六月益智读书会——于《活着》中探寻中华民族的坚韧基因

2025年6月18日,广州女青年会在鹤洞会所成功举办了6月益智读书会,由张晓莉理事带领会员们共同研读作家余华的经典文学巨著《活着》,领略文学的独特魅力。

张老师在活动开始用一个惊人的数字引起了会员们的注意——《活着》是她已反复研读20余次的作品。余华笔下那个充满苦难与坚韧的故事,让她深刻感悟到“活着”的内涵,因此她决定将自己的阅读体会与大家分享。张老师简要介绍了《活着》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家余华独特的文学风格。这部作品以主人公福贵跌宕起伏的一生为脉络,借助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情节铺展时代巨变:福贵从富家子弟沦为贫困农民,亲人相继离世,最终只能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在经历许多的苦难与磨砺后,福贵依然选择与老牛为伴,日复一日地耕种着那片土地,这种在绝望中仍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正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生命哲学——“活着不是为了战胜苦难,而是在苦难中寻找意义”。

在讨论环节,张老师抛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中华民族的基因中蕴含着什么?”这一问题瞬间激发了会员们的讨论热情,大家纷纷踊跃发言,从不同角度畅谈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有会员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深入剖析,认为《活着》所反映的不仅是个人命运,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却始终屹立不倒,靠的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

此次以《活着》为主题的读书会,不仅为会员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更让大家在阅读与讨论中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读书会尾声,张老师强调了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塑造个人品格的重要意义,并鼓励大家在今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像主人公福贵一样,以乐观、坚韧的态度面对生活,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

每一页文字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每一次讨论都是一次灵魂的共鸣。未来,广州女青年会将继续以多种形式的读书鉴赏活动为桥梁,引领更多人走进文学世界,感悟生命真谛。